來源

新竹工研院今天(18日)舉辦「電力承載順序暨能源效率管理研討會」,邀請產、學、研專家分享,如何透過電力承載順序新思維,建立電力使用優先次序,並將每度電運用到極致,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局面。會中有協會分享,透過提高能源效率等節能方式,順利幫內湖科學園區的大樓省下超過50萬電費,效果顯著。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所謂電力承載順序指的是當電力系統面對用電量攀升以及負載端多樣的需求時,要尋求解決辦法的優先次序,主要以3大關鍵要素為考量,第一為藉由節約能源、需量反應等需求面管理,把每度電用到極致;第二為發展綠能,運用太陽、風力等天然資源,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最後還有降低碳排,把環境因素當成電力資源使用重要參考依據。
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楊正光表示,台灣地狹人稠,想要建設新電力機組來滿足用電需求並不容易,這時朝「需求面管理」成為減緩尖峰用電壓力的重要手段。楊正光說,透過提高能源效率等節能方式,可幫助產業省下龐大電費,目前他們已輔導飯店、科技業、商辦大樓,其中一家內湖科學園區的大樓,導入第2年就省下超過50萬元電費,成效驚人。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技術總監鄭儀誠指出,能源管理系統利用資通訊技術以達成節能管理之技術,有效降低能源耗損,從需求面減少用電,讓用電端也能為供電穩定盡份心力。隨著工業4.0和人工智慧的議題興起,國內產業對新技術導入的接收度大幅提高,包含能源管理系統的建置與應用,進而促進一些系統服務商與資訊設備商也相應提出一些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採用能源可視化與單耗管理等節能手段,已經是基本的節能顯學。

此外,工研院也開發出iAuto能源管理系統,是專為中小企業工廠進入工業4.0所設計的利具,具有整合與自動化、降低營運成本、減少設備異常、低成本快速回收等特性,以資料蒐集與監控系統為基礎,結合人工智慧開發優化與控制演算法,延伸出廠務節能、預防保養與製程優化等功能項目,協助業者提升能源生產力、降低能耗或單位產品能源耗量。(突發中心黃羿馨/新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