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電懷舊之旅

家電懷舊之旅_熨斗篇

台灣家電發展史

熨斗的發展史

台灣電力起始可追溯到19世紀末,1920年代供電逐漸穩定,隨之,電燈、電扇、電熱產品出現在台灣社會之中。電熱產品(如電熨斗、電鍋)作為更高階的家電,更可視為身份的象徵。

 

二戰後(1950年代)台灣開始生產小型家電,包含電熨斗、收音機、留聲機等,但中上階層仍為主要消費者。下列照片皆為1970年代同期的產品,上圖為台灣代工外銷日本品,下圖則為大同開發可調控溫度的電熨斗。可見樣式普遍是三角船型底板,並且與現代產品相比,結構簡單許多。

 

 

圖:張萱《搗練圖》局部
GOOGLE 藝術與文化

平熨斗圖
出處:維基百科

炭火式熨斗圖
出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燃氣熨斗圖
出處:維基百科

熨斗的歷史

熨斗是指以熱力燙平衣料的金屬器具,而在電力尚未出現的年代,「熨斗」以燒炭、熱水作為熱源,因此過去亦稱火斗、金斗。





熨斗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元前的時代,有一說熨斗的原型就是商朝的刑具,另一說古希臘人已知使用加熱的金屬條來處理衣物的皺褶。但可知最早接近現代形狀的平熨斗出現於西元1300年。







工業革命後,熨斗熱源有重大的改進,出現燃氣熨斗,提升使用的便利性。1882年,Henry W. Seeley獲得美國的電熨斗專利,開啟了家用熨斗的新時代。到了1920年代後,技術進一步革新——蒸汽熨斗出現。直至現代,電熨斗的設計進一步貼合使用者習慣,增加了自動溫度控制和自動關機功能,這些技術與產品設計的進步大大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

 

博古通今˙好生活

 

熨斗大解密

熨斗的演進,讓家庭使用上更加便利與安全,但想擁有不皺皺的衣服,還有其他小秘訣:

 

Tips1:洗好衣服馬上曬

 

剛洗好的衣服含有滿滿的水氣,長時間放置容易讓纖維變形起皺,所以把握剛洗好的時候,晾掛起來並拉平整,若是襯衫建議把釦子全數扣上,減少掛晾時下垂變形而產生皺摺。

 

Tips2:浴室水蒸氣再利用

 

洗澡時的熱水蒸氣,可製造出類似掛燙機的效果,所以將衣服掛在浴室內不會被水噴濕的地方,讓衣服吸收水氣(約15分鐘)再拉平衣服,就可以消除皺紋。

 

Tips3:自製除皺噴霧

 

1.衣物柔軟精+白醋+水(1:1:12) 2.衣物柔軟精+酒精+水(1:1:6)。
均勻混和後,噴在皺褶處,接著拉平或輕壓改變紋理,等1~2分鐘乾燥就可以減少或去除皺褶了。
市面上亦有販售衣物專用的除皺噴霧,與自製的使用方式無異,可依自己的習慣選用。 。

 

Tips4:難搞皺褶靠熨斗

 

先確認熨斗沒有焦痕或刮痕,再以衣物標籤確認低溫至高溫的各類衣物,依序處理。
高溫處理的衣物建議迅速冷卻,幫助布料形狀固定,達到最佳整平效果。
另外,不確定處理方式的衣物,建議先以低溫、背面處理,甚至多墊一塊棉布,來把風險降至最低。

由AI生成之圖片

 
 

熨斗清潔保養

 

請注意清潔時的安全,勿直接碰觸具溫度的熨斗底板!
若熨斗說明書有特別指示清潔方式,請依其建議。

 

TIP1. 燒焦殘留 立即清理

 

當熨斗底板出現了燒焦痕跡,建議及時處理,否則容易產生越來越多的焦痕,並且大大影響熨燙效果。
清潔時確認熨斗斷電且冷卻完畢,將牙膏塗在乾的熨斗底板上,用乾淨棉布來回擦拭,最後再用濕布將牙膏抹去乾淨。

 

TIP2. 蒸氣熨斗 水箱清潔

 

如果家中熨斗有蒸汽功能,發現水箱內有混濁情況,可用白醋加水(約1:1)補入水箱,加熱數分鐘後斷電,搖晃確認均勻後倒掉,後續再以清水注入與倒出水箱數次,直至醋水沒有殘留。

 

TIP3. 水箱清空 減少水垢

 

為避免產生水垢,建議每次使用完畢,直接以餘熱的蒸汽排空所有水份與空氣;若已冷卻蒸汽熨斗則記得倒出水箱中的水。(注入水箱的水選用過濾水或純水也有助於減少水垢唷!)

 

TIP4. 日常保養 濕布擦拭

 

確認熨斗冷卻完成後,可用濕布或海綿擦拭清潔,切勿用鋼刷等材質,避免熨斗底板出現刮痕。
 

由AI生成之圖片